凯发K8国际

OA入口
报告单查询
在线客服
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身上的“小疙瘩”可能是肿瘤!NGS为罕见肿瘤诊断精准导航
发布:2025/07/05

7月4日是国际肉瘤宣传日。相比肺癌、肝癌等常见高发肿瘤,肉瘤则是“罕见”肿瘤,其发病率仅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%左右[2]。肉瘤包括软组织肉瘤和骨肉瘤,其中软组织肉瘤占肉瘤的绝大多数,其诊疗难题尤为突出。一般来说,出现在四肢、躯干及体表的“小疙瘩”,可能是软组织肉瘤发病的早期信号。但其实,很多人身上的“小疙瘩”通常都是皮下脂肪瘤、腱鞘囊肿等良性疾病。此外,50余种常见病理亚型、高误诊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,让软组织肉瘤成为临床诊疗难题。因此,如何区分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,实现早期精准诊断,成为诊疗关键。


在软组织肉瘤的临床诊疗过程中,当“金标准”——病理诊断陷入困境时,二代基因测序(NGS)技术正成为破局关键:从鉴别亚型,到靶向治疗、化疗方案优化,甚至提前预警遗传风险,助力临床精准诊疗。


什么是软组织肉瘤?


软组织肉瘤 (soft tissue sarcoma, STS) 是指来源于脂肪、肌肉、血管或神经等非上皮性骨外组织的一组恶性肿瘤,具有高度异质性,表现为局部侵袭性生长,呈浸润性或破坏性,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。


其症状不具有特异性,隐匿性强,主要表现为逐渐生长的无痛性包块(小疙瘩),病程可长达数月至数年。当肿瘤增大压迫神经或血管时,可出现疼痛、麻木和肢体水肿等症状。有些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,伴局部皮肤温度升高、区域淋巴结肿大等表现,往往提示恶性程度较高。



1.png

软组织肉瘤好发部位


软组织肉瘤占人类所有恶性肿瘤的0.72%~1.05%,我国年发病率约为2.91/10万,男女患病几率几乎相等。对于个体来说,随着年龄的增长,发病率明显增高,80岁时发病率约为30岁时的8倍[2]


软组织肉瘤几乎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地方,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肢体,约占50%,其次是腹膜后和躯干 (40%)、头颈部 (10%)[3]。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 (WHO) 将STS分为12大类, 50多种常见亚型,总计超过170种亚型。常见亚型包括:脂肪肉瘤 (LPS)、平滑肌肉瘤 (LMS)、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(UPS) 和滑膜肉瘤 (SS) 等。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是横纹肌肉瘤 (RMS) 和尤因肉瘤 (ES)等。具体下图所示。



2.png

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 (WHO) 软组织肿瘤分类


NGS导航软组织肉瘤精准诊疗


1.突破诊断瓶颈


明确软组织肉瘤亚型,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,例如,存在SS18-SSX融合的滑膜肉瘤患者对放疗更敏感。但在临床实践中,部分软组织肿瘤就像“伪装者”,顺利获得传统病理检查,如免疫组化染色 (IHC)、荧光原位杂交 (FISH) 等,很难分辨具体亚型。


此时,需要借助NGS检测来鉴别是否存在分子遗传学异常,从而辅助病理诊断。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(NCCN) 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(CSCO) 等国内外权威指南,均推荐顺利获得分子诊断辅助肉瘤的鉴别诊断,并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


3.png

《2024CSCO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指南》推荐顺利获得分子诊断辅助肉瘤的鉴别诊断


由于不同亚型软组织肉瘤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常有重叠,仅仅依靠组织病理学诊断有时显得较为困难,此时检测肿瘤特异性染色体易位和相关融合基因转录本,在诊断疑难病例时就显得异常重要,因为部分软组织肉瘤亚型具有特异性的融合基因[1]


4.png


5.png

CSCO/NCCN指南提示的分子标志辅助软组织肉瘤分型诊断(部分表)




2.指导靶向治疗


31%~61%的肉瘤患者存在潜在可靶向基因突变,具有靶向治疗的可能。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顺利获得NGS测序方法,分析了406例晚期肉瘤患者的Ⅰ期临床研究结果,发现与非基因匹配治疗相比,采用基因匹配治疗能够将获益比率(CBR)提高22%,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延长1个月,中位总生存期(OS)延长6.6个月[7]。《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专家共识(2022版)》指出,部分病理亚型由于携带特定分子指标,推荐靶向治疗



6.png

《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专家共识(2022版)》推荐靶向治疗


3.指导其他治疗方案


✦ 化疗优化:顺利获得基因分型优化化疗方案选择,例如FOXO1阳性RMS患者OS和无事件生存期(EFS)差,远处转移率高,预后较差,CSCO软组织肉瘤指南推荐对腺泡状RMS常规进行FOXO1融合基因检测,根据危险度确定化疗方案。


✦ 免疫治疗筛选:检测肿瘤突变负荷(TMB)和微卫星不稳定性(MSI),可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。


7.png

《2024CSCO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指南》推荐检测TMB和MSI进行免疫治疗筛选


4.遗传风险预警

软组织肿瘤的遗传风险检测也是预防、诊治的重要环节。部分软组织肿瘤涉及家族性背景,如神经纤维瘤是由NF1、NF2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,大约5%的神经纤维瘤患者被认为会开展为软组织肉瘤。2020 WHO分类将骨与软组织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分为7个亚型,分别是内生性软骨瘤病、李法美尼症侯群/李-佛美尼综合征、麦丘恩-奥尔布赖特综合征、多发性骨软骨瘤、I型神经纤维瘤、罗斯蒙-汤姆森综合征、维尔纳综合征。因此,进行遗传性风险评估检测,同样不容忽视。


NGS为软组织肉瘤的精准诊疗给予了强大的技术支持。顺利获得基因检测,凯发K8国际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软组织肉瘤,更有效地指导治疗,更及时地监测复发和转移。随着技术的不断开展和普及,基因检测将在软组织肉瘤的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作用,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。



参考文献:

[1] NCCN临床实践指南:软组织肉瘤(2025.V1) 

[2] 2022CSCO 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

[3] 2024CSCO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指南

[4] The role of cytogenetics and molecular diagnostics in the diagnosis of soft-tissue tumors[J]. Modern Pathology, 2014, 27:S80-S97.

[5] DOI: 10.1200/JCO.2017.35.15_suppl.11001  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 35, no. 15_suppl (May 20, 2017) 11001-11001.

[6] Precision Oncology in Sarcomas: Divide and Conquer.[J] .JCO Precis Oncol, 2019, 3: undefined.

[7] Impact of next-generation sequencing (NGS) o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arcoma. Presented at: 2020 Connective Tissue Oncology Society meeting; November 18-21, 2020; Virtual. Poster 106.

[8] Precision oncology in sarcoma drug development: Impact of genomic matching on response, clinical benefit, and survival in sarcoma patients on phase 1 trials.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9 37:15_suppl, 11018-11018.

[9] WHO(2020)软组织肿瘤分类[J].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,2020,36(09):1132-1134.

[10] 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专家共识(2022版)[J] . 中华病理学杂志, 2022, 51(10) : 950-958.